央行上海總部: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推動各項存量增量政策落地
◎記者 馬慜
1月22日,上海證券報記者自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上海本外幣貸款增速為近兩年來高點,融資成本處於曆史低位。
對於如何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貨幣信貸調研部副主任李良鬆在回答上證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有效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快推動各項存量增量政策落地見效,為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各項貸款增速穩步回升
“在各項政策的推動下,上海全市貸款增速穩步回升,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振了經營主體信心。”李良鬆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末,上海本外幣貸款餘額12.27萬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為近兩年來高點。從增量看,全年本外幣貸款增加1.1萬億元,同比多增3396億元。
個人住房貸款企穩回升。2024年12月末,上海房地產貸款餘額2.83萬億元,同比增長5.2%,增速較上年末高4.3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同比增速從10月開始轉正,年末為2.3%,比上年末高5.1個百分點。
融資成本穩中有降。2024年12月,上海全市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02%,比上年同期下降32個基點,環比下降7個基點,處於曆史低位,也是全國最低的地區之一。其中,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25%,比上年同期下降37個基點,環比下降7個基點。
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李良鬆介紹,為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重點圍繞以下三個方麵開展工作:
一是保持信貸總量合理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深入挖掘有效信貸需求,保持上海信貸總量合理穩定增長。同時,注重盤活存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是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加強利率自律管理,督促轄內金融機構落實好市場利率自律機製各項要求,提升自主定價能力,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為促消費、擴投資創造有利的利率環境。
三是著力優化資金供給結構。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撬動引領作用,實施好“滬科專貸”“滬科專貼”、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領域擴容,以及“跨貿再融”等創新試點,進一步強化政策協同,充分發揮政策合力。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著力支持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支持穩外貿、穩外資,持續推動上海產業轉型升級,更好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
加大金融高水平開放的政策供給力度
就上海自貿區金融高水平開放方麵,今年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進一步加大金融高水平開放的政策供給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宏觀審慎管理部主任葛慶介紹,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以金融開放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應對外部複雜形勢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將上海自貿區進一步打造成中國金融開放的“橋頭堡”和“走出去”企業的“避風港”。
具體措施包括:首先,創新管理方式,便利離岸貿易跨境資金收付。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憑支付指令辦理“賣”和“買”兩頭在外的離岸貿易,更好地幫助企業適應當前產業鏈、供應鏈的新變化。其次,優化提升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探索構建離岸交易賬戶收支架構。構建更加科學、嚴密的“電子圍網”,在風險有效隔離的基礎上,實現跨境資金自由收付,以探索建立適配於離岸業務發展需要的賬戶收支體係,滿足離岸金融發展要求,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此外,配合相關部門推進自由貿易賬戶立法的落地實施。“去年,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配合相關部門共同研究推進自由貿易賬戶立法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今年,我們將繼續做好相關配套工作,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適配的跨境金融服務,加快推動自由貿易賬戶立法順利落地實施。”葛慶表示。
對於今年的工作目標,葛慶表示:“今年上海自貿區金改工作任務艱巨而繁重。我們將迎難而上,努力實現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提出的‘上海跨境金融服務總體要有突破’的工作目標,為上海發展注入新的澎湃動力。”